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尽管在战争初期德军取得了几场胜利,但苏联作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此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到了1942年初全智股配,苏军依旧在捍卫祖国,而德军则为了尽快战胜苏联,特别是在听闻苏联正在研发一种重达100吨的坦克后,决定加速开发一种更大、更强的坦克,以此应对潜在的威胁。
这种新型坦克被命名为八号坦克,代号为“鼠式”,德军高层将研制合约授予了保时捷公司,并于1942年4月正式启动了研发项目。军方给出的要求相当苛刻:新坦克的重量需达到180吨,并具备极高的防护能力,同时要装备一门高效的128毫米火炮。保时捷公司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技术团队投入研发工作,经过多次的设计迭代,最终制造出了原型车,生产任务则由著名的克虏伯公司承担。1943年12月23日,第一辆鼠式坦克顺利完成了行驶测试,并被命名为V1。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该坦克的炮塔并未采用铸造材料,而是用混凝土制成的简单炮塔来替代。随后,这辆鼠式坦克被运输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进一步测试。
展开剩余64%到了1944年3月20日,第二辆鼠式坦克的车体完成了制造,但其余部件直到6月9日才完成。这辆新坦克同样运往博普林根试验场。10月,两辆鼠式坦克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未能达成预期的效果。
鼠式坦克的尺寸庞大,车长12.14米,宽3.67米,高3.66米,整车重达188吨,能够容纳6名乘员。它的主要武器系统包括一门128毫米火炮和一门75毫米同轴副炮,车体的装甲厚度在60至240毫米之间,宽达1100毫米的履带则为坦克提供了所需的行进能力。这款坦克采用的是戴姆勒-奔驰MB-509汽油机,功率高达1200马力,这在当时的标准中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但面对188吨的庞大体重而言全智股配,仍显得捉襟见肘。
尽管这款坦克的发动机动力十足,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它在移动庞大克重的情况下却显得异常吃力。即便辅以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速度依然很慢,鼠式坦克的最大行驶速度仅为20公里,越野速度则降至10公里,这样的机动性在战场上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可能沦为被攻击的靶子。
在实验过程中,悬挂系统的强度不足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最关键的依然是动力的不足。戴姆勒-奔驰公司在1945年3月成功研发出MB-517型柴油发动机,但此时艾尔达鼠式坦克更换新型动力还未及时进行,纳粹德国就已走向了战败的深渊,因此这一坦克的研发计划也无可避免地被搁置。本质上,纳粹德国为赢得战争而痴迷研制的鼠式超重坦克,这一想法本就注定难以成功。
发布于:天津市金港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